发展研究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专栏

  • 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 推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宋建晓;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使福州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发展上成绩斐然。多年来,福建传承这一优良作风,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极大提升了营商环境竞争力与吸引力。新征程上,要大力传承这一优良作风,深入理解其在实践脉络、理论特质、时代价值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要求,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07期 v.42;No.46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7K]

智库报告

  • 金融赋能稳外资工作的路径选择

    杨枝煌;

    金融服务作为稳外资工作的重要支撑,其优化升级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的短期手段,更是提升中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外资企业在华融资呈现多元化、便利化趋势,但仍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可借鉴国际先进做法,从政策协同、市场开放、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维度系统优化国内金融服务,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外资“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生态体系,切实做好稳外资工作。

    2025年07期 v.42;No.468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1K]
  • “十五五”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研究

    武占云 ;单菁菁 ;郝庆 ;

    “十四五”时期,中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分类发展成效显著,为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依据。“十五五”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在构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性与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协调主体功能与复合功能、细化主体功能分类分区,兼顾精准约束与有效激励、加快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强化战略统筹与区域协同、促进区域战略相互赋能,着力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空间基础。

    2025年07期 v.42;No.468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8K]
  • 低空消费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探析

    陈柳钦;

    低空消费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空中游览、短途运输、娱乐体验及公共服务等多元场景,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量化低空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效益,可以看出,低空消费在经济层面能实现产业链协同增值、就业扩张与财政收入增长,在社会层面能提升城市形象竞争力、加速高端人才集聚,在生态层面通过电动飞行器等技术降低碳排放、助推绿色转型。可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和绿色发展等举措,推动低空消费规模化、规范化,助力城市向智能、高效、可持续转型。

    2025年07期 v.42;No.468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1K]

发展观察

  •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苗婷婷;鞠豪;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推动城市与青年共荣共进,实现城市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针对城市青年群体的生存现状,纽约、慕尼黑和新加坡等国外城市从宜业、宜居和宜乐的角度推动城市政策创新,在激发城市活力与辅助青年就业、打造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应汲取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机制,推动城市治理模式革新,深化青年与城市情感联结,打造可持续资金链,形成青年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径。

    2025年07期 v.42;No.468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9K]
  •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与加速孵化策略探究

    巫南克;陈耿宣;

    未来产业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具备高成长、长周期、高风险和多领域交叉融合等特征。当前,中国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加速构建,技术产业化路径清晰,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国外先发地区通过顶层设计、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全生命周期培育等手段推动其发展。可借鉴国外经验,从强化顶层设计、场景应用牵引、产业生态建设、技术创新策源、关键要素集聚和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助力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期 v.42;No.468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5K]

政策研究

  •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瓶颈与系统性对策研究

    周志鹏;

    数字农业是以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高级农业生产形态。塑造数字农业发展新优势,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现实意义。发达国家数字农业领先优势显著。我国数字化农业发展在“新农技”“新农具”“新农策”“新农人”四个方面仍面临多重瓶颈,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攻坚、布局农业产业互联网、拓展资金来源、提升涉农数字素养、构建协同生态。

    2025年07期 v.42;No.468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9K]
  • 社会信用体系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的路径研究

    邢栋;

    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取得显著进展,但在信用制度构建、数据共享、评价体系、修复机制以及奖惩协同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此,应以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为导向,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从健全信用法治、促进信息共享、创新监管机制、培育服务市场等多维度发力,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5年07期 v.42;No.468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2K]

新福建

  • 福建省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孙传旺;左旭光;颜培莹;

    面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和终端电气化的新格局,福建省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成效明显,但在新型电站发展、虚拟电厂布局、能源互联网产业链建设、碳资产管理和电网业务分类改革等领域仍存在挑战。未来福建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进一步优化光储充放一体化等新型电站运营模式,激活虚拟电厂发展潜能,以科技创新带动完善能源互联网产业链,构建碳资产管理创新体系,推动电网自然垄断和竞争性业务分类改革。

    2025年07期 v.42;No.468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6K]
  • 以特色资源为支撑推进乡村跨村联建路径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季宇轩;陈涵;朱洁如;范水生;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特色资源为支撑、以片区联动为路径的跨村联建,对于破解村域分割、资源碎片化、发展低效等结构性难题,推进乡村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福建省以特色资源为支撑的乡村跨村联建已有一定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但仍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建议通过构建从省到村规划实施体系、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特色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及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制度等路径,进一步提升跨村联建的运行效能。

    2025年07期 v.42;No.468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2K]

统计数据

  •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

    施辰静;

    <正>~~

    2025年07期 v.42;No.4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本期导读

    <正>“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专栏刊发了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宋建晓的文章。文章阐述福建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成效,提出新征程上以“快”“优”“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智库报告”栏目刊发的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杨枝煌的文章,指出当前形势下引进外资面临诸多挑战,提出金融支持稳外资工作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占云等的文章,

    2025年07期 v.42;No.46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