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专栏

  • 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本刊编辑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省拥有坚实的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基础,民营经济发达、实体根基稳固、应用场景丰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近年来,福建省深刻把握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为此,本刊编辑部与被访嘉宾一起探讨如何更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室副主任渠慎宁研究员进行点评。

    2025年06期 v.42;No.467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7K]

智库报告

  • 中国独角兽排行榜(2025)

    任泽平;王一渌;家嘉;

    2025年中国独角兽生态呈现三大核心趋势:一是一级市场融资明显放缓,促使未来基金探索发债募资等新渠道;二是二级市场掀起赴港上市热潮,成为独角兽主流选择;三是增长动能强势爆发于人工智能、新兴科技赛道以及文化“软实力”出海等三大领域。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梯度演进特征,北京与上海作为成熟创新极,先发优势巩固;杭州与深圳则凭借制度适配性与产业生态弹性,加速进阶为高能级创新载体。

    2025年06期 v.42;No.467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4K]
  • 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现状、风险挑战及对策建议

    张厚明;关兵;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赴海外投资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冲击项目安全、西方国家遏制打压增加市场准入难度、各国政策法律差异导致合规成本上升、文化风俗习惯冲突引发经营管理问题等。建议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区位布局,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限制措施;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实行本土化发展战略;加强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提升风险预警及应对能力。

    2025年06期 v.42;No.46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8K]
  • 新时代中非基础设施合作的成就、挑战与优化路径

    潘万历;

    进入新时代,中非双方在高水平政治互信的引领下,精准对接各自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推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但受大国竞争加剧、投资非洲的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中非基础设施合作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风险挑战。对此,中国可在提升基建产品竞争力、加强风险评估处置能力、强化项目整体规划以及民心相通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挖掘中非合作潜力,提升合作水平。

    2025年06期 v.42;No.467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4K]

发展观察

  •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向

    陈文曦;孙聪;

    消费既是长期趋势性变量,也是多因素交织的系统性变量。从国际经验看,居民消费结构呈现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投资型、精神享受型消费进阶的典型特征,特别是人均GDP超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加速增长。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消费结构相比,中国服务消费总量占GDP比重较低,医疗保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服务消费支出仍有一定差距。建议顺应居民消费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强化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撑,丰富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优质供给,促进医疗健康与其他服务业态的融合,激发民生领域的消费活力。

    2025年06期 v.42;No.467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9K]
  •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转型探索

    俞敏;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态势良好,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了经济增长。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角色,新形势下应探索设立普惠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以大中小商业银行分工协作、异质发展的方式带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从更多依靠政策驱动转向更多依靠市场驱动,以此打破当前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困境,提高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性,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025年06期 v.42;No.467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4K]

政策研究

  •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衰减的财政响应机制研究

    林逸晨;刘新玲;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当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持续下行,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和债务风险。面对房地产购买力、人口增长力、企业投资力和价值创造力“四力不足”问题,土地出让收入恢复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借鉴美德日新等发达国家财税改革经验,我国应加快实现土地出让收入的“开源、节流、替代”,以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结构,防范财政风险。

    2025年06期 v.42;No.467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5K]
  • 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育幼服务体系研究

    金都;陈弘;熊若涵;

    近年来,我国育幼服务体系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多元服务模式加速涌现,但仍面临服务供给质量与需求不匹配、多主体协调机制缺位、政策吸引力与成本分担不足、传统育儿观念滞后等问题。生育友好型社会育幼服务具有对象广覆盖、过程全链条、内容全方位、模式普惠性、服务优质化等特征,应从微观—中观—外部—宏观四个层面构建新时期育幼服务生态系统,并从构建服务网络、探索协作机制、规范市场服务、打造智慧服务平台、营造友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优化育幼服务体系。

    2025年06期 v.42;No.467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1K]

新福建

  • 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以泉州小微企业为例

    张晓兰;蔡思颖;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目前,以泉州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喜忧参半”,政府“三轮驱动”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仍面临生产经营持续承压、外贸出口压力增加、政策供需错位、融资堵点卡点犹存等问题,仍需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有力保障小微企业的经营韧性、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2025年06期 v.42;No.467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0K]
  • 深化“海上福建”建设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廖萌;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推进“海上福建”建设成效显著,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海洋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然而,对标广东、山东等海洋强省,福建仍面临海洋经济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素保障不够充分等挑战。为此,福建需深化“海上福建”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增强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力、拓展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空间、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以全方位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42;No.467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6K]

统计数据